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4日 11.5°C-13.0°C
澳元 : 人民币=4.59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果然10万亿!但不是传统手段的10万亿(组图)

2024-11-10 来源: 香港01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11月4日到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8日下午万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召开,财政部部长蓝佛安等领导宣布审议通过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人大批准的资金分为两部分:一是6万亿债务限额用于化债,分三年发行,打开了地方政府继续举债的空间;二是未来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安排8000亿,累计4万亿,专门用于化债。加起来,10万亿。

果然10万亿!但不是传统手段的10万亿(组图) - 1

严格来说, 6万亿是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2024—2026年每年2万亿元,这部分是实打实的增量措施。另一个4万亿,「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这部分属于存量措施,是从原本会新增的地方政府债券里安排出来用于化债,不是单独新增的额度。

其实还有一个2万亿,是「2029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这个严格来说,不能算进来,毕竟是2029年以后的事情了,而且是「仍按原合同偿还」。

所以官媒的报道口径,是「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记者会后,舆论出现了不少 「10万亿刺激经济」「国家印钱帮地方政府还债10万亿」的说法。这些说法显然都是不对的。有一个核心概念需要厘清——「10万亿化债」不是经济刺激!

果然10万亿!但不是传统手段的10万亿(组图) - 2

人大救市推6万亿刺激经济方案。(资料图片)

很多人可能听过「化债」这个概念,但并不了解它的机制。可以通过一个场景来做个简单科普。一个企业很缺钱,除了从小银行贷款,还通过各种乱七八糟的渠道和平台借了很多钱,有消费贷、网贷,但其中有很多不正规,甚至包括一些高利贷。企业主忙于工地,给工人发工资,同时还要努力还债,但有些债务利息太高,平台太多,导致疲于周转,最后企业主浑浑噩噩。这个时候,国家给了一个机会。企业主可以从大银行里借一大笔正规资金,利息很低,还款期限很长,可以用这笔钱把所有平台不规范的债务一次性还清。最后只剩一笔从大银行里贷的钱,清晰且易于管理,更重要的是利息少,每个月还的钱也少了。如此企业主每个月能省下好多钱,不用再拖欠工人工资了。

现在财政化债的思路就是把这个场景中的「企业主」换成地方政府,乱七八糟不规范的网贷换成「隐性债务」,正规的银行贷款换成「显性债务」,就成了一个经典化债模式。

在真实的地方债务中,什么是隐性债务?简单来说就是由政府背书、不规范(不计入债务限额)的债务,特点是利息高,以短债为主。比如搞了一家空壳公司做政府项目,通过地方政府给你做信用背书获得了利息高达7%的借款。隐性债务有一半来自城投公司,剩下的有PPP项目、政府购买服务、国有企业违规举债等等。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出自城投公司的债务都算隐性债,只有不规范的举债行为才算。

总之,「化债」就是将隐性债务转化成显性债务,但并不是说国家给地方政府一大笔钱去「还债」,把以前的债务一笔勾销。这种「时间换空间」的玩法,能让地方政府喘口大气,就像场景中提到的「不用拖欠工人工资」。在地方政府大搞项目的过程中,很多建筑商和供应商垫了钱,政府还不上钱,导致出现大量的三角债,拖欠员工工资现象频发。地方政府置换掉高息贷款后,就可以还掉部分工程款,建筑商可以给发工人欠薪、向供应商结算。还有让人头疼的烂尾楼和装模作样的保交楼有了资金完工⋯⋯

果然10万亿!但不是传统手段的10万亿(组图) - 3

表决通过的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分3年实施。(资料图片)

化债的思路,就是首先得把隐性债务显露出来,然后才可以做债务置换。所以,并不是债务总额减少了,也不是提高债务总额。这个化债,只是化解现阶段的地方债压力,而不是化解债务。按照会议精神,2024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将由29.5万亿增加到35.5万亿元。并且,为便于操作、尽早发挥政策效用,6万亿元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允许地方用于置换纳入监测范围的各类隐性债务。也就是说,让地方把隐性债务显露出来后,用这6万亿直接做债务置换,这样隐性债务,就会变成显性债务,成为受监管的债务,这才是这次化债的一个核心。

这是债务置换,不是大水漫灌,对地方来说,手头上的钱其实并没有增加。这个钱都是专项用于隐性债务置换。但对于地方财政来说,至少地方的财政压力就没那么大了,能起到一些宽松效果,至少一些地方连工资都发不出去的现象,会减少。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化债的原因,就是为了「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果然10万亿!但不是传统手段的10万亿(组图) - 4

财政部长蓝佛安指,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是今年增量政策重头戏。(资料图片)

而且,这个也不算是中央给地方债务兜底,因为只是债务置换,地方的债务仍然是地方偿还,所以提到「不改变地方偿债责任」。这样的化债措施,还是比较稳健的。如果中央给地方债务兜底,那么很容易让地方养成懒政思维,会让地方继续出现大手大脚乱花钱的问题。包括之前为什么地方会增加这么多隐性债务,也都是需要吸取的深刻教训。总体来说,这次的增量措施,核心在于化债,是债务置换,目的是为了三保。跟2008年的4万亿是有很大区别,2008年4万亿是直接扩大财政支出,是直接印钞举债,跟这次的债务置换是有本质区别。

实事求是的看,这次10万亿,不是用传统财政手段处理,而是用财务管理及现金流管理来应对问题,就好像企业的做法,利用周期成本差异管理,化解今天身处的阶段性问题。而且没有给资产造成另一次发生泡沫的机会。这是中央经济治理思维的体现。且,所有的举措,或许都不是立刻能完美解决问题,而是让大家相信问题能解决。债务还是那个债务。但经过这次化债,至少市场一直比较担心的地方债危机,是暂时缓解了。地方领导不用忙著四处腾挪,可以专心搞发展。这个思路,就是认为现在地方债务是最急的,只有让地方卸下包袱,喘口气,不用天天把时间精力资源用在化债上了,那这样地方是不是就可以好好谋划经济,多多支持投资、消费和科技创新了。至于5年之后,随著经济发展,到时候要化解地方债压力,可以有更多的措施。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