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大了!4岁千万粉丝小网红,被曝摆拍、冻手?一分钟赚55W,妈妈行为遭全网炮轰…(组图)
这几天,一位粉丝千万,年收入1650多万的四岁网红女童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这种关注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可以称为关切。
因为其母亲为她拍摄的一些网红段子,尤其是一些看完令人心里不舒服的网红段子,被证实是被家长强迫的。在网友们的质疑声浪后,家长选择了道歉。但整个事件还并没有结束。
截止发稿,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中,目前,当地妇联已经介入,争议视频已下架,孩子账号的带货橱窗也已经清空。
今天的最新消息是:
2月19日上午,有媒体联系上玉屏侗族自治县妇联,工作人员表示,接反馈后,已联合相关部门一起实地调查,目前,瑶瑶已经入学幼儿园,身心健康,后期会持续关注孩子成长。
咱们今天就聊一聊这件“小事”为何会引发舆论海啸。
1
面对网友们的质疑,家长轻松回应
我们先说这位小网红,她是一位4岁的小萌娃,粉丝两千多万,年收入1650万人民币以上。
再说说她引起巨大争议的视频。
在该视频里,4岁的她被哥哥绊倒,重重地摔在了硬硬的水泥地上。摔倒后,她哭得撕心裂肺,可一旁她的母亲却没有管,还在放声大笑。
而且,这段视频的镜头非常稳,根本就不是什么真实的生活小片段,而是故意摆拍。这一点后来在网友们的质问与追问下,其母亲也承认了。
网友们愤怒了:
“为了拍一个网红视频,当母亲的如此对待自己的孩子,你的心不痛吗?”
而在另一个争议甚广的大年夜视频中,这位四岁小女孩的手被冻得通红,衣着也非常单薄。拍摄地点是在贵州的山区,当时的气温相当冷。
面对网友们的群起质疑,她的母亲如此回应:
“小孩子们摔摔打打才能长得更皮实”。
这样的回复当然引起了网友们新一轮的不满!
摔摔打打才能更皮实?
你怎么不先问问孩子愿不愿意被你摔摔,被你打打?
事件发酵后,各个角度的观点都出来了,谈论比较广的有“网红孩子的权益由谁来保障”,“儿童网红产业的监管”等话题。
一些社交媒体平台的评论中当然也有相反的声音,认为网友们是“小题大做”,甚至是“眼红了,看不得家长赚钱”等等。
我们看一条非常典型的,也是点赞很高的评论:
上面这句话其实是一种非常无知与不负社会责任的想法(居然还得到了这么多人的点赞),因为每一个被不公正对待的孩子和不健康成长的孩子都严重涉及你的生活,更涉及你家孩子的生活,你有社会责任和义务去管,否则,这些孩子们的不幸也最终会反噬到你孩子的身上,你的身上以及整个社会身上,每一个人身上!
评论区里很多网友认为,家长对孩子的体罚或安排一些孩子们不情愿的事情是他们家庭内部的事,旁人无权插手。
但事实是,每一个孩子都是整个社会的事,每个家庭的事,每个人的事。
长期遭受家长打骂或体罚的孩子对自己有自残,抑郁,辍学,吸毒,甚至自杀的倾向;对其他孩子有欺辱,霸凌,恃强凌弱(跟家长学的),暴力控制和精神控制别人的倾向。
这些孩子本身就是受害者,而他们又要去加害正常的孩子,暴戾就会像病毒一样传播,形成恶性循环。
换言之,不是说你自己不打骂子女就万事大吉了。你还要强力制止所有虐待孩子的父母,因为他们以及他们的孩子很有可能给你和你的孩子带来灭顶之灾。
请一定记住,别人家孩子受到了虐待和不公,就是你家的孩子受到了虐待和不公。甚至哪怕你没有孩子,如果一个社会里有太多孩子们受到了虐待和不公,那么也一定会从社会整体的生存环境,治安环境,竞争环境等等层面里反噬到并没有孩子的你身上。
再不要没有以上的概念,没有以上的意识了。
你为别人家孩子的健康和公平发声,就是为你自己家孩子的健康和公平发声,就是为你自己发声!
2
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也不是父母的赚钱机器,这是全人类的共识
在关于此事的媒体评论区里,还有一种观点非常典型:
没错,钱当然很重要,确切地说是极其重要。然而,古今中外无数案例,甚至无数文艺作品都已经告诉了我们,无数有钱人家的孩子真的并不快乐。
即便家长有钱,家庭条件远超同龄人,但如果从小就在缺少关爱和被剥夺儿童福利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一个孩子非但童年并不会快乐,长大后也会面对很多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是跟随人一生的。
这几年流行一句话,叫做“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这话的引伸含义,或者说真实含义其实是:世界上太多问题是根本没法用钱来解决的。
当然,还有很多网友的留言属于“做选择题”。这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留言,也得到了很多其他网友们的点赞。
如何选择?
没错,很多人的选择是:
“我宁可选择一年挣一千多万,也不要一个健康和快乐的童年。”
这句话有点神似“我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
对于这样的话,咱们有两个回应。
一,这只是你成年以后的选择,你三五岁的时候且不说会不会也这样选,而是这个年龄段的人对一千多万的具体概念还都做不到真正了解呢。
二,即便三五岁的你做出来了“我宁可选择一年挣一千多万,也不要一个健康和快乐的童年”的选择,那一个健康而成熟的社会也应具备有效手段(比如制约家长的规则与规章,比如审查严格监管用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去赚钱的家长)去阻隔你做出这样的选择。
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也不是家长的赚钱机器,这早已是全人类的共识。
保护儿童是全人类的大事,地球人都应该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不分国籍地从自己做起。
早在1989年,联合国就出台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以国际文件的形式规定了儿童的权利。
儿童,不再被视为任何人的归属品,包括其父母在内。相反,儿童是人类,是拥有自己权利的个人。公约规定:18岁之前是一个特殊的、受保护的时期,必须让儿童有尊严地成长、学习、玩耍、发展和进取。
《儿童权利公约》目前有193个缔约国。中国于1990年8月29日签署,1991年12月29日批准。英国则于 1991 年 12 月 16 日批准了该公约,其后通过法律或强制行动确保每个儿童都享有公约中的权利。
说到这里,想起了今天朋友在谈论这个小网红事件时提起的一个段子:
“有一个小故事。一位香港妈妈被熊孩子气到了,因为在当地打孩子犯法,她连夜开车到深圳,揍了孩子一顿再回去。”
我回复他说:
“这不就跟我当年在伯明翰市中心看到的一样,华人家长恶狠狠地跟孩子说,现在我不敢打你,等回了家我打不死你的!!周围英国人听不懂,可是我能听懂啊。”
那位朋友问我,记得前些年英国将父母打孩子合法化了?
我把具体的法规发给了他,做到了一目了然:
“作为父母,你没有合法权利打孩子,除非这是‘合理的惩罚’——请从儿童法律咨询中了解更多信息。如果你使用的暴力行为严重到留下痕迹,例如抓痕或瘀伤,你可能会因袭击而被起诉,或者孩子可能会被带到地方当局的照顾中心。”
3
孩子网红工业如何去监管?
在“流量为王”思想以及网红工业的隆隆发动机声响中,很多家长也许将要或已经趋于经济利益考量而根本不顾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童年完整,这种儿童网红经济对全社会风气以及广大儿童当然都是一件极负面的事。
其结果就是,爱孩子的家长,拍正常视频的家长赚不到钱,反过来,那些为了赚钱可以牺牲孩子快乐,幸福以及正常童年的家长们全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更糟糕的情况是,以孩子为视频主角的家长们这样的行为很可能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两千万粉丝,至少年入一千多万”的博主,还有千千万万正在以同样方式对孩子付出“同样努力”的小博主们是我们看不到的。
而且越是这些小博主,为了也能出大名,也能粉丝千万,年入一千多万,越会“无所不用其极”,对孩子会越严苛,越扭曲,越不管不顾。
这类视频的火爆,这类家长的盆满钵满,显然会鼓励更多的家长们以这种方式对待孩子,以这种方式出名,赚钱。
如果没有有效的控制和治理,这将是一个恶性循环。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英语里有句名言:“You lose the Children, you lose the future”,可以翻译成“你在对待孩子方面失败,你的未来注定失败。”
那么换一个方向说,是不是“You love the Children, you win the future(你爱孩子,就注定赢得未来)”呢?
也不见得,不一定。
从理性与逻辑的角度来看,如果世界上靠牺牲孩子的幸福和童年来换取过千万年收入的人多了,并且一直不被治理和管束,那么,你越爱孩子,越让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长,反而有可能越赢不了未来。
但是,爱孩子难道不应该是每一个选择生孩子的父母们的第一也是唯一的选项吗?
当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才能有更多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