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22日 23.4°C-28.1°C
澳元 : 人民币=4.61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11小时前 来源: 澳洲辣妈联盟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这个故事太令人难受:两岁的澳洲男孩 Joe Massa,因医院急诊的延误,永远离开了人世 -- 尽管只需要简单的静脉输液就能救他的命。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1

(妈妈和 Joe)

01.

Joe 是一个2岁的澳洲小男孩,喜欢恐龙、喜欢在花园玩耍、"聪明又可爱"。

2023年9月的一天,Joe 觉得不舒服,父母带他去了医院。本应是一次常规的就诊,谁知他却再也没能回家。

他的父母痛不欲生,妈妈 Elouise 和 爸爸 Danny Massa 表示,他们孩子的的死亡原可避免、完全源于医院的系统性失误,包括玩忽职守、关键性延误和误诊。

他们要求立即进行改革和追责,以确保其他家庭不再经历这种悲剧。

"从我们跨进急诊科那一刻起,Joe 就没有活命机会了。"妈妈 Elouise 说,"这就是我们发声的全部意义。"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2

(Joe)

9月14日清晨,在经历整夜呕吐后,Joe 被送往这家位于Frenchs Forest 的医院。

早晨7点06分抵达时,男孩心率已危险飙升,面色苍白全身瘫软,逐渐失去反应。

医疗记录显示:他当时出现严重低血容量症状,这种因体液大量流失导致的病症,通常需要通过静脉输液复苏来治疗。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3

而调查中发现,关键问题出在分诊环节:

当时,急诊分诊护士将乔归类为“三级病例”(需在30分钟内处理),而非需要10分钟内抢救的"二级病例”(适用于存在直接生命威胁的急症)。

后续《严重不良事件审查报告》(SAER)证实,Joe 当时182次/分钟的心率本应明确归入二级,并立即启动快速反应机制。

这是医院的第一次严重失误!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4

7点39分,在候诊超过半小时后,一名护士才将 Joe 母子带往儿科急诊区。

尽管当时有空置病床,医护人员却让这个垂危的孩子坐在椅子上。

SAER报告还特别指出,事发时急诊科人员配置正常,候诊室人数"低于平常水平"。

进入诊疗阶段后,负责 Joe 的仅有一名注册护士和一名急诊高级培训医生。此时男孩心率已飙至197次/分钟,却仍未升级为二级病例。他被误诊为肠胃炎。

这是医院的第二次严重失误!

在接下来的三小时里,医护人员继续无视 Joe 一些危险的体征:

心率爆表、身体瘫软、

出现皮疹和意识丧失...

这是医院的第三次严重失误!

直到10点30分,另一名急诊护士才发现情况危急,将 Joe 转入复苏室。

10点47分,男孩突发灾难性心脏骤停。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5

而这时,一切已经太晚!

尽管进行了29分钟心肺复苏,但由于长时间抢救造成的不可逆脑损伤,最终未能挽回生命。

妈妈痛诉,在心脏停跳前,医护人员甚至从未给 Joe 连接过生命体征监测设备,自己"至少三次"要求静脉输液、却始终未果。

"Northern Beaches医院的医疗系统在每一个环节都辜负了我们。"Massa 夫妇接受澳媒采访时表示,

"Joe 是个美好的男孩,深受哥哥姐姐宠爱。他拥有最具感染力的笑容,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们不希望再有其他家庭经历这种噩梦。"

爸爸 Danny Massa 回忆冲进复苏室的那一刻:"我触摸他脸庞的瞬间,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那个画面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里。"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6

妈妈 Elouise 补充道:“因为我们被忽视了,我没能在 Joe 生命的最后时刻握住他的手。他转过身去呕吐,一滴眼泪顺着他的脸颊滑落,而我还在电话里歇斯底里地对朋友喊着,想把 Joe 转到其他医院。”

提交给新州卫生部的《严重不良事件审查报告》(SAER)指出,Joe 的案例中存在多项严重失误,包括:

“未能识别并应对处于危险区的心率,特别是在无发热的情况下”

“未能回应家长的担忧”

以及“未能按照内部升级流程响应临床医生的担忧”

报告还建议对医院的患者信息系统进行审查,目前该系统无法自动标记、并升级危险生命体征的警报。

该家庭呼吁对“Northern Beaches 医院急诊科的严重医疗事故及运营情况”进行独立公开审查,同时要求:

“在全州范围内强制执行REACH协议,确保每位家长或看护人在孩子病情恶化时,都被告知他们有权升级紧急应对措施,并通过短信通知他们”,以及“紧急升级医院IT系统”,确保在发生人为错误时能立即向高危患者发出警报。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7

(妈妈和 Joe)

新州卫生部长 Ryan Park 计划于下周与 Massa 一家会面。

她表示:“我已明确要求新州卫生部必须全面并尽快落实所有建议。这一事件引发了对私营化及其运营模式的严重质疑,该问题目前正由审计长进行审查。”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8

(新州卫生部长 Ryan Park)

02.

新闻后,读者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表示很愤怒:

护士和医生不会故意做出错误的决定……但这种情况在澳大利亚各地的医院中发生得太频繁了,整个系统和医疗行业一直在让家庭失望。

这种情况必须停止,整个医疗系统都需要重新整改……所有州和联邦层面都需要重新审查。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9

我们的女儿出生时病得很重,幸亏我丈夫在医疗赔偿部门工作,他才知道如何应对。我们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们上两班。我丈夫观察并询问,然后要求高级会诊复查。

在高级会诊后的一小时内,NETS 接到了电话,我们被送往悉尼儿童医院,

4 小时后接受了挽救生命的手术。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10

这新闻让我很生气。等待了 3.5 个小时,心率超过 180,才 2 岁……孩子每走一步,都没有升级到 2 级,妈妈的担忧和要求也被忽略了。

这个可怜的男孩……在一个资源丰富、识字率高的发达国家失去了生命。我同情你。我是一名医疗专业人员,带孩子去医院急诊室时被多次拒绝,有时我甚至怀疑自己,我总是想到其他家庭可能没有信息/背景/没法反映这种情况等等,这种现象需要停止。太多无辜的生命因为不可接受的原因而丧生,我真的很同情那些被遗弃的父母和家人。非常抱歉😢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11

太伤心了😭 向你的家人表示哀悼。在昆州,当父母觉得自己的患儿没有受到重视时,就会援引“瑞恩规则”。我曾两次对我的女儿使用“瑞恩规则”,这救了她的命。她可能在 1 周大时重病,1 岁时又重病濒死。医生们很困惑,但我们很幸运,两次都有儿科医生认真对待我们。这要是也能救了这个小男孩多好🙁。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12

把事情归咎于肠胃问题太容易了,这让我很生气,那个漂亮的小男孩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他们怎么能把分诊搞得这么糟糕!😡💔😓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13

......

03.

 澳洲医院资源短缺 

 父母带孩子看医生怎么办 ?

上面事故,看之后真很让人心寒,难道澳洲传说中“世界一流”的医疗水准就这么不堪?其实造成这些状况是多方面的。

早在几年前,澳大利亚医学协会(AMA)就警告说澳大利亚的公立医院处于“持续的紧急状态”。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14

联邦政府的资金不足

未能改善急诊的等待时间

医生们只能用更少的资源

来治疗病情较重的患者

而且AMA的报告还显示,由于医院面临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多的患者呈现更为复杂的合并症,因此

急诊科和择期手术的总体等待时间

几乎就没有改善过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15

“资源少,病人多”,这个每个澳洲医院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而已经选择在澳洲生活的各位爸妈们,以后带孩子看病,这也都是一个逃不开的问题。

那父母们就只能束手无策了么?并不是,帮主这里有一些tips,希望大家记好,以后带孩子看病会用得上:

— 01 —

 如果希望尽快见到医生 

 不要去急诊 

澳洲的急诊,是按病人状况危急程度,排列医生问诊的优先级的。

上面新闻中的那名Perth小女孩,最后的死因还没确定,不过按大家的常识看,也并非普通病了。

如果希望孩子尽快见到医生,应该带孩子去家庭医生处,至少先让有资质的GP先诊断。如果GP没法诊治,再拿着GP的referral推荐信去急诊,这样孩子会更快的见到医生。

否则,到了急诊,孩子的状况只能和那些有紧急情况的病人一起排优先级,你想想,急诊里挤满了出车祸的、有脑伤的、摔断腿的摔断胳膊的......

而你的孩子,如果只是“发烧”,会排得上先看ta吗?

— 02 —

 如果孩子已经幸运的见过医生 

 而治疗方案你不满意时... 

如果孩子幸运的被医生看过了,但是作为父母,你也有你的权力,使用“瑞安法则”(Ryan's Rule),可以把孩子治疗的主动权放在自己手上。

曾有不少父母用这个法则救过孩子的命。帮主在以前的推送中也给大家讲过这样的故事,有兴趣的爸妈们戳下面:

澳洲11天大婴儿因普通病毒在医院离世!心碎的母亲提醒:这两个字没说,就别放弃

那么如何使用这个“可以救命的法则”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16

如果你在昆州:

第一步:和护士或者医生讨论你的担忧

第二步:如果你对讨论结果并不满意,再和当天轮班的责任护士交谈

第三步:如果你对医院随后的反应和措施仍不满意,请致电13 Health(13 43 25 84),告诉他们你想援引“Ryan's Rule”,并提供以下信息:

病人所在医院名称

病人姓名

病人所在病房区名称及病床号

你的联系电话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17

如果你在新州:

新州有自己的“瑞安法则”,叫REACH,代表:

Recognise

Engage

Act

Call

Help is on its way

新州临床卓越委员会患者基础护理总监说,在评估孩子的健康时,父母绝对有权相信自己的直觉。并称父母的意见绝对可以影响治疗方案的改变。

维州呢?维州也一样!

事实上,不论你在澳洲哪个州,《澳大利亚医疗保健宪章》都赋予患者一项权利:

就其护理和治疗

提出“第二意见”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18

当你对诊断或治疗不满意时,你应该始终遵循自己的直觉并行使这项权利。你可以访问以下网站,详细了解你的权利:

https://www.safetyandquality.gov.au/sites/default/files/migrated/A-guide-for-patients-consumers-carers-and-families-v3.pdf

太可惜!本有三次机会救下这个澳洲两岁男孩的命!澳洲父母切记这一救命法则!(组图) - 19

(网站截屏)

最后,希望每个孩子在生病时都能得到医疗系统应有的重视和照料。上面信息,大家可以收藏备用,以备不时之需。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