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24日 23.5°C-27.9°C
澳元 : 人民币=4.61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阿里讲的新故事,终于又有人信了(组图)

8小时前 来源: 镜相工作室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在阿里新一季财报发布前,市场普遍有一个担心——开年以来,阿里的股价在AI叙事、苹果合作、民企座谈会等一系列利好的刺激下,已经大涨了50%,万一业绩不及预期,涨势就可能无法获得支撑,阿里也会被打回原形。

2月20日晚,随着阿里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发布,这样的担心很快随着暴涨的股价烟消云散:阿里美股股价涨幅一度接近15%,盘中最高价144.51美元,创下自2022年1月以来的新高,最终收盘价为135.97美元,收涨8.09%。

阿里讲的新故事,终于又有人信了(组图) - 1

乍一看,这份财报的确十分亮眼:截至2024年12月的这个季度,阿里营收2801.5亿元,同比增长8%,为近4个季度中增速最高的一季;更夸张的是净利润,为464.34亿元,同比增长了333%。

对于阿里很重要的一项财务指标,经调整EBITA(反映真实的业务经营情况)同比增长了4%,为548.53亿元;阿里这一季度的自由现金流为390.2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1%,主要是云计算和物流建设的资本开支所致。

实际上,按照阿里各业务集团的表现,这一季度只能算略超预期,不至于让市场如此兴奋。真正的原因在于,这份财报传递出了一个信号:阿里终于重回正轨了,不仅挺过了监管的压力,也甩掉银泰、大润发等非核心资产,近一年聚焦电商和云计算主业的举措初见成效。

从财报看,”聚焦主业+AI驱动“是成功的——核心商业稳住了,两个”新轮子“国际商业和云智能带着阿里往前走。最重要的是,阿里讲的AI新故事,终于有人开始信了。

利润“虚高”背后,财务优于业务

阿里的这份财报里,最亮眼的数据莫过于增速高达83%的经营利润和增速高达333%的净利润。

但仔细看,如此夸张的利润增长主要来自于财务操作而非业务改善。

去年第四季度,阿里壮士断腕,分别以74亿人民币和131亿港元卖掉了线下零售业务银泰和大润发。2023年同期,大润发的商誉减值计提120.8亿元,本季度仅计提6.3亿元,阿里对这项“不良资产”的处置,直接释放出114.5亿元利润。

加上其他无形资产摊销及减值、商誉减值,阿里的净利润就多出148亿人民币。

利润的大幅增长也有投资的功劳。本季度阿里的利息收入和投资净收益高达111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净亏损35亿,两相对比,又是146亿的进账。再加上蚂蚁集团的权益法投资收益,又是47亿的利润。

甚至连受中美汇率变动影响的利差收入,都有46亿元。

这些加起来,基本上是阿里本季度的净利润增长总和。而阿里自身经营层面的利润增长仅4%,比2023年同期多了20亿。

财报的惊艳数字,更多靠的是财务上的腾挪,这也是中国互联网大厂的共同点,CFO们的功劳是最大的。

阿里讲的新故事,终于又有人信了(组图) - 2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一名参观者在阿里展台拍照。图源:视觉中国

基本盘稳住了,但只是暂时的喘息

那么,在阿里的六大业务集团中,哪些经营状况变好了,哪些亏损变大了?

在增长的这20亿利润里,首功要归于淘天,贡献了10亿。本季度,淘天集团收入同比增长5%,主要靠占大头的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9%。经调整EBITA增长2%,约为11亿,占了阿里业务层面利润增长的一半。

对于淘天来说,本季度最关键的事情是双11。但在财报和电话会里,管理层依然没有透露双11和季度GMV数值,只提及了线上GMV增长和佣金率提高,但强调了用户和订单数量的提升,比如用户方面,88VIP会员数量已达4900万,高净值用户贡献GMV占比超50%。

商家层面,GMV逐渐转向淘宝,中小商家占比提升至60%。淘天目前通过低客单价订单的增长维持住了GMV规模和市场份额,开始慢慢提高佣金率来实现收入增长。

但是,直营收入(天猫超市等)连续两季度下滑,也反映出高客单价商品销售乏力的问题,而低价商品占比提升,长期来看会挤压货币化率。本季度虽然实现了9%的CMR(客户管理收入)增长,但依旧低于历史双11季度平均增速。对于淘天来说,增长越来越难了。

在抖音和拼多多的不断蚕食下,为了保住市场份额,而在收入结构上让步,这是淘天的无奈。

双轮驱动,撑起了阿里的新故事

电商基本盘稳住的情况下,是云智能和国际商业两个轮子带着阿里往前走。

本季度,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13%,达到317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三位数增长,开源模型Qwen家族衍生超9万个,成为全球最大AI模型生态。

就在一年多以前,阿里云还处在多事之秋。连续数次大规模故障,反映出阿里云内部的不稳定——公有云增速放缓,政企客户的项目制订单打不过华为,还走了不少弯路,市场份额被不断侵蚀,内部也士气低落。

但AI救了阿里云,随着大模型战争打响,各行各业对算力的需求飙升,阿里云的公有云业务重回增长轨道。过去一年,阿里云调转船头,不再和华为云、电信云等在政企领域硬刚,专心做公有云,这也极大改善了阿里云的利润水平。本季度,阿里云经调整EBITA为31亿,同比增长了33%,云智能集团的利润增长贡献了20亿中的8亿,是第二大功臣。

最重要的是,AI重新让市场对阿里充满了想象力,苹果和阿里在AI上达成合作的消息,直接让阿里港股涨了6%,创下2022年以来的新高。

但目前,阿里云的AI收入还是雷声大雨点小,连续6个季度三位数增长是因为基数太低,在阿里云收入占比中不超过10%。长远来看,如何提高长尾企业的付费意愿和企业专属模型的客单价水平,将是阿里的AI故事能否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关键。

阿里讲的新故事,终于又有人信了(组图) - 3

2024年云栖大会上展示的通义千问大模型。图源:视觉中国

阿里云的AI叙事,代表着无限广阔的未来,国际商业则是当下看得见摸得着的增量市场。

本季度,阿里国际商业(AIDC)收入增长32%,达到378亿元,是目前阿里所有业务集团中增长最快的“火车头”。

这样的增速是通过烧钱换来的。速卖通Choice模式在欧洲开疆拓土,订单量节节攀升,但整个国际商业亏损同比扩大57%,高达50亿人民币。

阿里国际目前的打法比较清晰,在欧洲市场,速卖通Choice通过“本地化选品+72小时送达”组合拳,将客单价提升至45美元(行业平均30美元),核心是通过AI预测爆款,压缩物流时效和跨境运输成本,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而在东南亚,Lazada通过“社交裂变+小额补贴”渗透下沉市场,巩固市场份额。

但无论哪种策略,都十分烧钱。在欧洲,去年3月,速卖通被DSA(欧盟《数字服务法案》)发起正式调查,涉嫌违规十项DSA条款。光满足内容审核的要求,就需要巨大的人力成本。而欧洲用户偏爱“次日达”,也让速卖通和菜鸟的海外仓建设和物流成本高企。在东南亚,电商混战补贴更是一场看不见尽头的烧钱游戏,去年9月的Shopee“9.9大促”让Lazada单季营销费用激增。

目前,虽然阿里有意从东南亚撤退,转向客单价和利润更高的欧洲和中东市场,但短期内依然要承受持续的失血。而在欧洲,速卖通和TEMU、SHEIN的战争要打多久,要继续烧多少钱,依然是个未知数。

至少目前,国际业务凭借亮眼增速撑起了阿里增长半边天,这是最大的意义。

阿里讲的新故事,终于又有人信了(组图) - 4

三家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在欧洲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图源:视觉中国

高德“全场瞩目”,其他业务努力自救

除了核心本地商业和阿里云,阿里还有两块业务是盈利的,一是菜鸟,二是高德。

菜鸟情况不太乐观。本季度,菜鸟收入28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了1%。这是调整期的阵痛,在退出国内低毛利的第三方业务后,淘系订单增量没有补足缺口,跨境物流成本又在上升,叠加起来导致菜鸟的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本季度仅盈利2.4亿元,EBITA利润率降至0.8%。

以高德和饿了么为核心的本地生活业务表现还不错,营收170亿,同比增长了12%。收入增长主要靠高德,凭借高达8.45亿的月活,高德把流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聚合打车的佣金分成、本地商家搜索竞价、技术服务费和第三方广告费,本质上都是贩卖流量。今年高德还和抖音达成合作,各取所需,在生活服务领域共同对抗美团。

此前,高德一直被诟病光有流量不赚钱。本季度,高德第一次实现盈利,成了众多非核心业务中最靓的仔。

其他业务也都在努力自救的路上。根据阿里2023年架构调整的“大政方针”,各业务集团要实现自负盈亏,自力更生。目前,除了被卖掉的线下零售银泰和大润发,还在亏损的非核心业务就剩下饿了么、优酷,连盒马都盈利了。在财报电话会上,管理层表示由于盒马的成功,阿里并不打算出售盒马,但会考虑引入战略投资等方式提升盒马价值。

饿了么和优酷的亏损都在缩减,饿了么所在的本地生活本季度亏损6亿,同比缩减了71%,而优酷所在的大文娱本季度亏损3亿,同比也缩减了41%。

短时间内,这几个业务应该不用担心被卖掉,毕竟几个亿对于阿里来说还是亏得起的,但长期它们仍需想办法证明自己的价值。

阿里讲的新故事,终于又有人信了(组图) - 5

菜鸟位于香港一社区的自提点,店员正在寻找货物。图源:视觉中国

腾出利润,押注AI

阿里的这份财报,有两个很明显的特点。

一是财务大于业务。对于诸多增长前景暗淡的存量业务来说,共同的要求是利润为先,能赚钱的留下,不能赚钱的砍掉。基于此,阿里持续出售经营不善的非核心业务,赔钱也要果断卖掉。

经营层面,阿里在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在员工数量上,本季度环比下降1.8%,少了3671人,管理费率也降低了0.4个百分点。在业务上,各大集团都在努力想办法提升经营效率,确实改善了利润表现。

二是聚焦核心业务,押注未来。过去的阿里是摊大饼、乱花钱,在激进扩张的年代全面出击,每一条战线上都要有自己的身影。如今,阿里要把有限的资金弹药用在最关键的事情上——AI。

本季度,阿里的自由现金流为390亿,较2023年同期大幅下降31%,自由现金流减少是由于对云基础设施投入的资本开支。在财报电话会上,管理层也表示,阿里未来三年将持续加大投入,布局AI,主要把钱花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我们计划未来三年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投资将超过过去十年的投资;2、AI基础模型和AI原生应用:3、利用人工智能改造现有的业务。

但目前看,阿里的自由现金流还需要应对国际业务的亏损和用于回购股份。

本季度阿里回购超13亿美元,年内累计回购超100亿美元,但对股价提振有限,反而是新年以来涨幅巨大。不管是通过财务手段美化利润表,还是持续的股份回购,都是为了稳住投资者信心,目前来看,股份回购的资金压力会变小,阿里能腾出更多资金投入国际业务和AI战场。

就像股价一样,阿里显然已经度过了低谷期。

接下来的挑战还会有,国内电商需要在“保份额”和“保利润”之间走钢丝;国际电商需要时刻防范地缘合规风险,同时避免陷入恶性竞争;云计算则需要在技术生态和商业化之间找到突破口。

但至少,对员工和投资者来说,他们看到了希望:只要稳住电商基本盘,等待国际业务扭亏为盈,等待阿里云凭借AI弯道超车,或许阿里真的还能迎来“第二春”。

关键词: 财报股价阿里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