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扎根日照18年的洋女婿火了,为追媳妇学做中国菜,赶大集、杀年猪,馋哭百万网友...(组图)
2024年12月4日,中国的“春节”成功申遗。让春节从“华夏的传统节日”进阶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从专属的“中国年”走向全球共享的“世界年”,成为向世界彰显“中国自信” 的亮眼文化符号。
在今年首个“非遗版”的春节里,不少地区开始重拾传统春节的各种习俗,比如:龙狮舞、庙会、社火表演……让不少人感叹“年味”越来越浓,也勾起无数人对传统年俗的美好回忆。
在山东日照的热闹大集上,一位来自美国的“洋”女婿,用一个“在山东大集花10块钱做年夜饭”的视频,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他眼中的中国年。
他,就是雷哥,凭借一手地道的中国传统美食,在互联网上展示他眼中的中国印象。
在雷哥发布的这一系列的视频中,他用一口地道的山东方言,轻车熟路又松弛感拉满地和商贩们讨价还价。
然后他带着买来的食材,举着铁锅大喊一声:“锅在手,跟我走”,开始现场支灶台,烧火做饭。
视频中,他熟练地展示自己的中式厨艺,一手拉面绝活和雕花手艺,直接惊呆网友。
“这兄弟比我还像山东人。”
“看到他的拉面手艺,我觉得我是外国人。”
“被汉化后,掌握了太多核心技术,千万不能让他跑了。”
雷哥却笑着回应:
“来到中国以后,我就爱上了这里,离不开了。”
“中国,是我的第二个故乡。”
他这一手娴熟的中式厨艺,其实是为了中国妻子张蕾而学。
这位在日照生活了18年、被媒体亲切地称为“日照洋女婿”、被老婆调侃为“大集之花”的雷哥,究竟是如何与中国结缘的?他和妻子又是如何相识、恩爱多年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01
跨越重洋,美国小伙为爱成为家庭“煮夫”
41岁的雷哥,中文名叫雷诺门。
2006年夏,从美国的大学毕业后,因为工作原因,雷哥第一次远离家乡,来到了遥远又陌生的中国,从事着对外贸易的工作。
“那时的我,没想到今后会扎根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来到中国以后,我就爱上了这里,离不开了。”
“我看到了中国的发展潜力,再加上很喜欢这里,干脆就留下来打拼。”
虽然当时雷哥还不会说中文,但他还是果断拒绝了原本可以回国的机会,在中国创立了自己的出口贸易公司,后来又建起属于自己的厂房。
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国的社会文化中,雷哥在业余时间争分夺秒地自学中文。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年后,雷哥已经能用汉语和当地人进行基本的交流,顺利跨越语言障碍。
2008年夏天,命运的红线牵引着雷哥和妻子张蕾相遇,经过两年的相知相恋后,两人顺利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也彻底扭转了他之后的人生轨迹。
婚后,雷哥决定回到妻子张蕾的老家日照定居,成了地道的“日照女婿”。
为了让老丈人放心,雷哥开始学做中国菜。
从最开始把土豆丝切得像薯条、择韭菜直接切掉沾泥的部分、择菠菜只剩下菜叶、包饺子粘不住饺子皮……到现在不仅擅长鲁菜和川菜,还熟练掌握了海鲜的各种烹饪方式,就连做各种面食、做豆腐、炸爆米花这些技术活儿也是手拿把掐,几乎什么菜式都会做。
有了这些“核心技术”,雷哥理所当然地承包起家里的做饭任务,让妻子免受烟熏火燎之苦。
已经生育了两个孩子的张蕾,眼神明亮、身姿轻盈,具象化了“爱人如养花”的真谛。
02
落实到柴米油盐中的爱,重燃了网友们对爱情的向往
雷哥爱好户外运动,每到周末,他就和妻子张蕾和两个儿子一起沿着日照海岸线的绿道骑行。
在海天一色的美景中,一家人默契地调整着各自的骑行节奏,如同他们一直以来用心经营的这段跨国婚姻,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交融后,找到了独属于彼此的同频旋律。
在雷哥的“夫妻日常”系列视频中,他把与妻子相处时或有趣、或温馨、或闹腾的互动拍下来,发到了网上。
比如,张蕾的鞋子坏了,雷哥二话不说就开始动手“创作”,用废弃的汽车轮胎做成了一双轮胎凉拖,再贴心地在鞋面上点缀一朵小花。
张蕾想吃大包子,雷哥马上和面、剁馅,然后端出一个可以盖住整张餐桌的“巨无霸”包子。
看见雷哥吃香蕉,张蕾一个眼神递过去,雷哥就乖乖地把香蕉喂进了妻子的口中。
在大集上被不知情的大姨拉住要给他介绍对象时,雷哥心慌地看向身旁的妻子。
这副“妻管严”的模样,也导致他之后因玩极限自行车时不慎摔伤脸后,一露面就被一众网友调侃他是不是被嫂子“修理”了。
两人在经历了18年的婚姻生活后,还能这样轻松愉快地相处,妥妥诠释了婚姻中“他在闹,她在笑”的幸福。
让在屏幕前曾高呼“封心锁爱”、对爱情持审慎态度的网友们,隔着屏幕也能真切感受到幸福婚姻的魅力,也开始重新审视爱情在生命中的意义。
03
从西装革履到中式棉袄,雷哥的生活变形记
“我喜欢这里的海,喜欢这里干净的街道、优美的生态环境,也喜欢吃这里的美食……我不仅能说中国话,还有纯正的‘中国胃’。”
短视频里,雷哥直白而坦率地表达着对中国的喜欢。
凭借“日照女婿”的身份,他迅速融进了当地的生活,也迷恋上了“逛大集”的快乐。
2022年,在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雷哥成功地注册了自己的短视频账号,开始尝试拍摄赶大集的场景。
面对镜头,他热情洋溢地向网友们介绍集市中各种琳琅满目的土特产,还熟练地和摊贩们讨价还价。然后,他带着采购来的食材,寻到一处空地,原地埋锅造饭,现场制作一锅让人食欲大开的“大集羊肉汤”。
随着热度攀升,雷哥乘胜追击,很快推出同系列视频,如:“大集自制铜锅涮肉”“大集炒鸡”“海鲜市场里的海鲜大咖”“大集自制浪漫牛排”……这些原汁原味、尽显原生态的视频一经发布,在网络上迅速引起关注,让雷哥收获了不少流量与好评。
发现“流量密码”后,雷哥索性将灶台移到集市上,现场做菜并拍摄视频。以镜头为媒,记录着自己在“第二故乡”的生活,向镜头外的网友宣传日照的人文风光,推介旅游景点。
地道的方言、熟练的厨艺、热情洋溢的解说,让他被中国网友们打趣是一个假老外。
雷哥则趁机表示:
“希望自己能成为两国友好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魅力。”
“未来,我还要通过视频让更多人感受到日照的烟火气和人情味儿,尽显这座城市的真诚好客,吸引更多游客来日照旅行。”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每次回美国探亲,雷哥都会兴奋地和亲友们分享在中国的经历和故事。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妈妈开始和身边的亲友一起学习中国文化。
在雷哥的视频中,能清楚地看到他在中国定居后的外在变化:
从之前的西装革履,
到穿着有着中国文化特色的碎花棉袄、军绿色大衣,肉眼可见地越来越“中式本土化”。只看背影,完全看不出他是个外国人。
就连他的行为习惯,也越来越“中式”化:
从第一次过年来老丈人家拜年时,局促无措地四处走动,
到熟练地帮着杀年猪;
从不好意思地接下亲友走访时带来的礼品,到热情拉扯到对方家门后给出的回礼;
从和亲友在饭店里客客气气聚餐,到主动在过年时和众人分享美食,引得无数人前来尝试“洋女婿”的手艺……
这份熟稔,让他在这里生活得越来越自在,甚至在前段时间,他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春节的到来:
在山东大集花100块钱做饭,再看看用这些饭菜能换来多少东西。
在山东大集花200块钱做一锅海鲜大烩饼,看看能换多少东西。
在山东大集烀一个大牛头,看看能换多少东西。
他还在大集上为残疾人包饺子,送上来自“洋女婿”的温暖。
他的视频账号在短短一年里,凭借200多个作品,收获了近千万的点赞量,粉丝量也突破了100万。
他和妻子的跨国婚姻,在经历18年风雨后,仍甜到收获一众“CP 粉”,似乎也说明了维持婚姻幸福的秘籍,就是张爱玲的那句:“爱,只有落实到柴米油盐,才能长久。”
雷哥说:“人生的版图,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去点亮。”
把目光聚焦到婚姻里,这话同样精准。
世上并不存在天生完美的爱人和婚姻,每一段令人艳羡的美满姻缘,都离不开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
在磕绊时给予理解,在分歧时学会包容,在疲惫时送上体谅,将爱毫无保留地倾注在生活的细枝末节,去点亮婚姻的每一处角落,才能让这份感情在岁月里熠熠生辉,勾勒出属于彼此的温馨人生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