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03日 19.6°C-21.9°C
澳元 : 人民币=4.57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小米汽车事故致三名大学生死亡,是时候给全民智驾浇盆冷水了(图)

1天前 来源: 小星看世界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3月29日深夜,一辆橄榄绿的小米SU7以116km/h的时速撞向高速隔离带,车辆爆燃,三名大学生被困车内活活烧死。

这场事故的残酷性不仅在于生命的消逝,更在于事故细节的“魔幻现实主义”——从智驾系统发出警报到碰撞发生,仅间隔2秒。

小米汽车事故致三名大学生死亡,是时候给全民智驾浇盆冷水了(图) - 1

人类在高速驾驶中的平均反应时间是1.5秒,而小米智驾的预警时间仅比生理极限多了0.5秒。换句话说,除非司机是闪电侠附体,否则这几乎是一场“必死局”。更讽刺的是,小米官方声明中强调“驾驶员在接管车辆后持续减速”,却避而不谈:当智驾系统将责任甩锅给人类时,人类是否真的有机会接住这口锅?

车企的“智驾内卷”

就在事故发生当天,北京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比亚迪、吉利、蔚来等车企大佬们正高谈阔论“全民智驾”的蓝图。王传福宣布比亚迪要“开创智驾时代”,吉利推出五套智驾方案,奇瑞甚至搞出了“猎鹰系统”四件套。车企们仿佛在玩一场“谁家智驾名字更玄幻”的竞赛。

小米汽车事故致三名大学生死亡,是时候给全民智驾浇盆冷水了(图) - 2

但现实是,用户实际能用到的智驾功能,大多停留在L2级别的高速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

这种技术本质上仍是“辅助驾驶”,却常被包装成“自动驾驶”。

一位小鹏车主直言:“中国城市路上随时可能窜出电动车,谁敢让智驾接管?” 车企的PPT里,智驾早已飞升成仙;现实中的用户,却还在为两秒的反应时间买单。

自研还是外包?车企的“成本与安全”选择题

智驾的研发成本高到离谱。蔚来李斌为了一颗5纳米智驾芯片,烧掉了相当于1000座换电站的投资;而比亚迪和奇瑞选择“外包”,靠地平线的芯片撑起中低端车型的智驾功能。博世甚至预言:未来80%的车企会直接采购第三方方案,因为自研的性价比“还不如养一群AI程序员跳科目三”。

小米汽车事故致三名大学生死亡,是时候给全民智驾浇盆冷水了(图) - 3

但问题来了:当智驾系统变成“贴牌货”,车企如何保证它足够可靠?小米事故中,NOA未能提前识别施工路段,直到障碍物近在眼前才发出警报。而用户手册里的小字写着:“事故责任由驾驶员承担。” 这像极了家长给孩子买了把玩具枪,然后说:“玩可以,但打瞎眼睛自己负责。”

年轻人的“速度与激情”与车企的“危险诱惑”

这起事故的遇难者是三名大学生,她们原本计划开车赴安徽考编。罗某的母亲曾多次劝告女儿“别太相信智驾”,却抵不过年轻人对科技的盲目信任。

小米汽车事故致三名大学生死亡,是时候给全民智驾浇盆冷水了(图) - 4

而小米SU7的卖点之一,正是“3秒级零百加速”——这种性能在宣传中被包装成“极致体验”,却鲜少提及“马力越大,风险越高”。

小米汽车事故致三名大学生死亡,是时候给全民智驾浇盆冷水了(图) - 5

有网友尖锐指出:“现在的碰撞测试标准还停留在60km/h,但新能源车的加速早已突破物理常识。”当车企用“赛道模式”“弹射起步”吸引用户时,是否也该在油门踏板上贴一句“此车危险,驾驭需谨慎”?

智驾不应是“人机互害”游戏

小米事故撕开了智驾行业的遮羞布:技术尚未成熟,营销却已超速。当雷军在论坛上“凡尔赛”SU7销量时,台下无人料到,几天后这款车会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登上头条。

小米汽车事故致三名大学生死亡,是时候给全民智驾浇盆冷水了(图) - 6

我们当然需要技术进步,但更需要“敬畏生命”的底线。如果智驾的终极形态是“人类为系统试错”,那么这场狂欢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鬼火少年飙车”——只不过,这次赌上的是普通人的命。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