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生病开始习惯做这件事!医生协会:不明智、很危险!(图)
找网友看病
在这个“万事问社媒”的年代,澳洲人连健康问题也开始“上网问问”了。
根据最新一项调查,16%的澳洲人曾经在面对健康问题时选择先问社交媒体,而不是去找医生!
这个趋势在年轻人中尤其明显——Z世代(1995-2009年出生之间)中有36%的人坦言会先在社交平台上搜健康建议,
而年纪大的Baby Boomers(婴儿潮一代,1946-1964年之间)中,这一比例只有2%。
看起来,越年轻,越“相信网友”。
这份由Finder发布的调查涵盖了1000多名澳洲成年人,数据显示,女性(22%)比男性(11%)更可能上社交媒体查健康资讯。
33岁的Chrissy Symeonakis就是其中一员。
她患有多种慢性病,包括多发性硬化、三叉神经痛和2型糖尿病。
她坦言,虽然家人很支持,但病情让她常常感到孤独:“有时候我得在洗澡和出门喝咖啡之间二选一,因为根本没有精力做两件事。”
在社交平台上,Chrissy找到了同样有慢性病的网友,也收获了不少建议,比如有人推荐她去找颅骨整骨师,也有人分享了饮食调整、药物使用经验等等。
不过,她自己也很清醒:“你得保持开放的心态,同时也要去找科学证据。”
Chrissy表示,网上的建议她都会先自己查资料,再去问家庭医生和药剂师确认。
她总结得很实在:“网上的神人挺多的,也有不少怪人。”
但专业医生就没这么乐观了。
澳洲皇家全科医师学院副会长Dr Ramya Raman表示,这项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从TikTok等社媒平台找健康答案。
她说:“靠社交媒体获取医疗建议不仅不明智,还可能很危险。
虽然有些平台上确实有可靠的医疗专业人士在分享知识,但你永远无法完全确定你看到的信息是否适合你。”
“很多所谓的‘健康达人’本身根本没啥医学素养,传播的可能是误导甚至错误信息。”
Dr Raman建议大家面对社交平台上的健康建议要保持怀疑精神:“这些平台的本质是追求‘用户粘性’,而不是提供靠谱的医学建议。”
她还是那句老话:“有问题,最好还是去找了解你身体状况的全科医生,面对面聊一聊。”
Finder的保险专家Peta Taylor也补充:“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很多人获取健康信息的首选来源,但这也增加了大众接触到‘伪健康知识’的风险,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坑。”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你愿意把身体健康交给点赞和评论决定吗?欢迎留言聊聊,你有在社交平台上学到过靠谱的健康知识吗?还是也曾踩过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