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4日 18.2°C-20.8°C
澳元 : 人民币=4.71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小说《北上》的双重意指,大运河的浮光掠影,庚子拳乱的痛定思痛

2024-07-18 来源: 新浪娱乐 - 马庆云聊影视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我昨天说,要聊一聊小说《北上》,不期,真有几位朋友催更了。这部小说,是徐则臣老师创作的。徐老师是《人民文学》的副主编,想要发长篇小说的,都得跟徐则臣老师搞好关系。可能也是因为这一点,小说《北上》在庙堂之上,没有批评的声音,都是吹嘘。庙堂之远,则有不少民间读者,批评这部小说业余,水平低。

我个人的看法是,小说《北上》是打着运河旗号的一部介于伤痕和反思之间的作品,没有自己的开创性,类型上,还是老旧的路子,内容叙事上,则牵强,手捏的痕迹太重,文笔也差。我这话,是真得罪人。

小说《北上》的双重意指,大运河的浮光掠影,庚子拳乱的痛定思痛 - 1

先聊《北上》的命题作文感。

我有位师哥在作协。看他的圈儿,好像作协每年都有命题任务,大家去领任务。徐则臣老师的这部《北上》,给我的感觉便是,命题作文,领任务的小说。大运河申遗成功了,当然会有长篇小说的任务。乃至于电视剧作品,其实也是领任务,也是命题作文。外人可以调侃这种领任务的创作方式,文学工作者和影视工作者,不能。领任务,意味着,这是真金白银的支持啊,写小说的,干影视的,不用直接面对市场,就有钱拿,这是具体的柴米油盐的钱啊。所以,我们这批人,没资格调侃领任务这件事情。

领任务,搞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多见。比如说,柳青的《创业史》,也是领任务的文学创作。但是,柳青老师对于这个任务,一干就是十数年,这是令人尊重的。关于这件事情,大家想要快速了解的话,可以看成泰燊、费伟妮等知名演员主演的电影《柳青》。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跟大家说,不要天然地觉得,领任务的文学作品,就不出好文学作品。作品好不好,需要看作家本人是否下了苦功夫。

徐则臣在《北上》当中,是下了一定量的功夫的。要做好大运河的命题作文,就需要把大运河及其周边城市的人文自然内容下苦功夫,研究到一定的程度上。在小说《北上》当中,意大利人和他雇佣的这群朋友们,在大运河上,坐着船,北上,看了一路的风景和人文内容。这些内容,显然是徐则臣花了心思的。

我在昨天的文章当中说,赵冬苓编剧、姚晓峰导演,要想改编好电视剧《北上》,就不能抛弃小说《北上》的这个最大精髓——意大利人和他雇佣的这群朋友们,沿河北上,看了一路的人文自然景观及其发生的故事,抛弃这个,就是没有改编创作的伦理底线,就是投机取巧了。没有这个,就等于命题作文写跑题了。跑题作文,是没有资格拿任何分数的。

徐则臣在大运河的命题作文上,显然没有写跑题,他重了大运河及其周边的自然人文内容。

小说《北上》的双重意指,大运河的浮光掠影,庚子拳乱的痛定思痛 - 2

但《北上》只能算是没跑题,不能算是有深度。

用一艘航船北上的视角来写大运河及其周边的自然人文环境,立意是没啥问题的,但功夫,在立意的具体内容呈现上。意大利人,也就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可以是游客心态的,猎奇视角的,但叙事者徐则臣则不能,他需要更深地进入到生活本身当中去。奈何,徐则臣似乎没有这个本事,或者说,碍于时间或者成本的限制,他没有几年、十几年甚至于几十年的生活采风。

一个最直观的衡量手段,《北上》当中,镇江、扬州、济宁、沧州、天津、北京等等地段,自然景观当然有不同,这个好展示,但是,人文内容,有何区别呢?作家在作品当中,是否写出了大运河不同段儿之间的人文内容的区别性呢?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徐则臣显然没有这个展示不同段儿之间人文差异性的能力。

徐则臣领了一个巨大的任务,却忘记了文学作品的细化性。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小说,写整个的运河。这怎么可能实现呢?莫言,也不过是只写高密,还只是高密的东北乡。刘震云充其量只敢写延津,黄河边上一个小县。贾平凹早前觉得自己厉害,敢写秦岭大山脉,最后怎么着,败北了吧,也知道写小地方了。

这些前辈,都写不了大物理地域,这是由文学自身的属性决定的。文学工作者,最多只能吃透一个地域,而无法吃透整个的大运河。所有,大运河的这个命题作文,应该至少分出几十个来,让运河边上的作家们,每人写一个,沧州人,写沧州运河,青县人,写青县运河。越细化,越出精品,出有深度的东西。

徐则臣的《北上》,就属于没深度的作品。他搞得太大了,自己又没有能力掌控,最终,也就扔掉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意志,转而向创意写作的路子找素材。

小说《北上》的双重意指,大运河的浮光掠影,庚子拳乱的痛定思痛 - 3

创意写作给徐则臣的,是“庚子拳乱”。

像《北上》这本小说,要是光有大运河及其周边的各种人文自然精致,那它就是散文了,不是小说了。小说,得有冲突。这个时候,徐则臣采用了创意写作的路数,直接拿来主义了。拿来的是什么呢?“庚子拳乱”的故事啊。

沿着大运河北上的意大利人,最后被义和拳的人给“刀”了。而从塘沽港口登陆,去北京的意大利人,也是跟义和拳干,跟清军干,最后,当了逃兵,隐姓埋名,在通县生活,直到日本鬼子进北京,他媳妇,又让日寇给“刀”了,他去“刀”日寇。所以,《北上》真正的故事内容,是俩意大利人因为“庚子拳乱”而最终死在中国的故事。

您说,这个故事和大运河有关系不?故事发生在大运河上,以大运河为背景板,也算是有关系的。但是,北上的那个意大利人,沿着京沪线走行不行呢?天津去北京的那个意大利人,沿着京津铁路走,显然更合理。所以,这个故事,又和京杭大运河的关系性不大。创意写作的好处就是,拿来主义,贴上去,搞个背景板,就算是齐活了。我在很多文章当中,都对创意写作嗤之以鼻,也是这个原因。

小说《北上》的双重意指,大运河的浮光掠影,庚子拳乱的痛定思痛 - 4

《北上》为什么是介于伤痕和反思之间的老派文学作品?

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都是伤痕和反思的那个特定年代。徐则臣这部,显然不是伤痕与反思那个特定年代,所以,严格意义上,《北上》当然不是伤痕文学,更不是反思文学。但是,徐则臣沿用的,是伤痕和反思的叙事路径,味道,还是那个味道罢了。《北上》伤痕与反思的,是1901年前后,而重点则是“庚子拳乱”这件事情。

伤痕出来的,当然是俩意大利人客死他乡,挺不容易的。反思出来的,则乏味一些,也没见多高深的内容。我感觉,小说《北上》后半程当中,意大利人组团和清军打、义和拳打的那些内容,多多少少有点《单筒望远镜》的味道。天津作家冯骥才,写的这本《单筒望远镜》,也是讲拳乱的,要比《北上》反思出来的东西多一点,略微深刻一点。

即便如此,《北上》当中,八国联军和义和拳打仗的内容,还是被徐则臣削弱成了意大利人和杨柳青画年画的姑娘搞对象的爱情故事了。这个杨柳青年画的介入,也是非常刻意的,显然,这是典型的命题作文贴标签罢了。不贴上杨柳青年画,不足以体现大运河周边嘛。这是创意写作当中的雕虫小技。

小说《北上》的双重意指,大运河的浮光掠影,庚子拳乱的痛定思痛 - 5

《北上》文风的严重割裂。

《北上》这部小说当中,除了写清末的故事,也写现代的故事。尤其是北京一个人,如何做《大河谭》的电视台专题片。领导先是支持,后又不支持了,没钱了,最后,因为大运河申遗成功了,又支持了,又来钱了。乃至于,现代人如何建了一个大运河的“小博物馆”。走船为生的人,如何不跑船了等等。这些内容,都非常刻意,巧合到了过度的程度。文笔方面,则典型的网文质量。尤其是女学者跑到北京去,跟《大河谭》的男主搞对象的事儿,典型的爽文罢了——离异老男人的意淫式爽文。

徐则臣在清末故事当中的文笔,虽然不能算好,但至少能说是凑合的,到了当下内容的文笔当中,则真的和网络小说的水平差不多了。这文笔,根本就不能算是严肃文学的。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和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还是不一样的。老徐的水平,还是差很多意思。

小说《北上》的双重意指,大运河的浮光掠影,庚子拳乱的痛定思痛 - 6

当然,《北上》也有有趣的内容。

讲梁山那一段儿的时候,说俩农民,合伙偷大运河的水,灌溉自家的田地,结果,两家因为谁多开了一个放水口,而打起来了,最终,打成了群架模式,两家后边,竟然请来了不同的势力。这其实是一个好故事,可惜让徐则臣浪费了。通过这个故事,才能更好地劈开运河两岸人民的真实生活。可惜,徐则臣浅尝辄止,没有往有效处劈。

两岸农民偷大运河的水灌溉这事儿,不光清末有,一直到现代,依旧存在。这是一件挺荒诞的事儿吧。大运河在沧州、青县、静海等段儿,很多都是地上河。两岸的田地,是低于大运河的。遇上需要浇地的时候,真有农民悄悄偷水的。可是,大运河又不让大家偷水。水偷走了,就显得大运河没水了。一方面是不让偷,一方面是偷偷地偷。这就有意思了。拿这个角度劈开大运河两岸百姓的生活,当然是行之有效的,且可以进入到更深层次当中去的。

但是,偷水和不让偷水这事儿,作家往上报自己创作思路的时候,肯定无法过审,拿不到项目经费,得不到作协支持。这个,不正能量。所以,小说《北上》就没办法用这个很好的叙事角度,无法真正劈开两岸百姓的生活。

文学,最终还是属于庙堂之远的,这是文学属性的必然。(文/马庆云)

发布于:河北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