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上海轮渡上长大,留学澳洲巧遇“大赦”,被对手威胁经历2次婚姻失败,一个30年老移民的创业史(组图)
【今日澳洲6月8日电】(记者 昆西)说道上海菜,不论是悉尼本地华人还是留学生,一定听说过上海天同的名字。
但你知道么?这家店的老板娘也曾是一名留学生。毕业后开过服装厂和肉店,经历两次婚姻失败,承受过背叛与抑郁的阴霾。创业打拼30年后,如今成为澳洲华裔女企业家的杰出代表之一。
她叫Jennifer Du,上海天同餐饮集团的老板。今天拥有6家上海天同集团直营店和1个食品工厂,外加6个加盟企业。在收获此番事业之前,她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转折。
如今的她,辗转于咖啡馆间商洽生意,巡店能试吃几十道菜,日常工作高达14个小时,依旧奔跑在人生路上孜孜不倦。
坐在她的天同小厨馆里,Jennifer和记者聊起了她的一路走来的移民心路历程。
01
自小独立挑家庭大梁,“爱旅游吃遍长江沿岸美食”
Jennifer出生在60年代上海霞飞路的和合坊弄堂里。父亲曾是马鞍山钢铁厂八大秘书之一,母亲在1958年去了安徽支援建设。
由于父母长期在异地工作,Jennifer自小随上海的外公外婆长大。
(上世纪中期弄堂遍布上海 图片来源:旧影阁)
为了与父母团聚,年幼的Jeniffer时常乘坐长江轮渡去探望父母,穿梭于上海和安徽两地之间。她说,自己的童年是在长江轮渡上度过的。
“寒暑假的时候,为了去看他们,要坐船三天两夜才能到,不知疲倦的。”,Jennifer回忆道。
13岁那年,外婆去世,Jennifer挑起了家中的大梁。除了要照顾外公,还承担起了照顾家弟的责任。
“家里变得没人照顾,后来文革的时候,父母又整天参加许多学习班,所以我从小就会买菜、做饭、做家务、带弟弟。”
“从小有股韧劲儿,没有上海女孩的娇气,可能跟成长经历有关吧。”,Jennifer说道。
独特的成长环境,从小锤炼出Jennifer的胆识和交际能力。她说,中学时的她钟爱旅游,常独自坐船游长江,吃遍沿岸的特色美食。
“在长江轮上总会遇到许多读书人,我们总一起讨论食物与人文地理的关系。”,Jennifer回忆着。
(上个世纪的长江轮渡曾是上海人最用的交通工具之一 图片来源:船员之路)
“有一种冒险精神吧,那时候我总爱问自己,‘下一站是什么’?”
Jennifer的外公曾是上海著名的锦江饭店的采买,自幼也算是耳濡目染,她说自己很小就会烧酱鸭。
但年幼的她,却从没想过未来有一天,会从事一份与食物打交道的事业。
02
来澳留学巧遇‘大赦’,纪念品发家几乎全澳有售
80年代末的上海是一个躁动的城市,“出国”形成了一股风潮。身在其中的Jennifer,外加爱冒险的性子,也自然而然地顺应了潮流。
“那时候我从上海海关学院毕业,拿着‘金饭碗’的工作。但我爱闯荡,所以赔了学校3000块学费,拽着5000美金就出国了。”,Jennifer说道。
她记得外公曾说过,澳洲是一个没有战争和瘟疫的净土。就凭一句话,89年初,Jennifer果断决定留学澳洲。
来澳不久后,Jennifer和同学们恰好遇到了前工党霍克政府“大赦”。在89年前后抵达澳的近4万名中国留学生,均被发了永居签证。
“没有经历过一天黑民的恐慌,我们那一届留学生对霍克总理是非常感激的。”,Jennifer怀念道。
(在霍克总理逝世当日,Jennifer发朋友圈悼念)
时代和命运的碰撞,为Jennifer在澳洲这片新大陆上烙下了印记,很快她也入籍,从此扎根悉尼。
当时的她,一边在TAFE读学时装工艺(Fashion technology)一边在服装厂工作,从制版、裁剪到放样,Jennifer轻车熟路。
1993年,她遇到了人生第一任丈夫,两人合力开了属于自己的服装厂,开创了fashion business。
Jennifer回忆道,当时她环澳跑生意推销服装,从达尔文到塔斯马尼亚,后来她家的纪念品外套几乎在全澳机场免税店、旅游胜地有能看到。
“在2000年,我们借着悉尼奥运会的东风,制作有关奥运的纪念品服饰,赚到了第一桶金。”
然而收获了事业却丢失了情感,2005年,夫妻二人走向了感情走到尽头,和平分手,生意留给了第一任丈夫张先生。
“那个时候膨胀了、浮躁了,彼此不再爱了只能分道扬镳。”,Jennifer坦率道,
“自己拿了物业及银行存款,孩子一人一个出来了。”
03
受竞争对手威胁并袭击,“大同”加一笔成了天同
婚姻的失败并没有打倒她,创业的激情再次在Jennifer心中点燃。
而后,她结识了比她小四岁的第二任丈夫。由于不愿被人说“包养小白脸”,Jennifer又再次投入到生意中去。
2006年,她出资盘下了一家位于Ashfield即将倒闭的肉店。装修师傅建议在原名“大同”上边加一横取为新名字。“天同”由此而来,并沿用至今。
“我现在都还记得,第一天推开冰柜的门,各类鲜肉悬挂半空。你要快速认识肉的品种,学习如何分割,然后开始卖每一个部位。”,Jennifer回忆道。
当时,她身边的朋友不禁问道,一个开过大型服装厂、英文又好的Jennifer怎么会去卖肉?
“有人说卖肉(档次)低了,其实我自己而言没有大和小的概念,只是一种新的技能罢了。”,Jennifer说道。
Jennifer说,可能因为是上海人的缘故,她从来不会一条路走到底。为了平衡店里多余的肉,她萌生了开餐厅的念头,于是在街对面开了一家上海风味的小厨馆。
“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饭店需求量永远都不够,肉店最终也无法平衡。”
尽管如此,Jennifer仍旧兼顾经营,而饭店的生意也开始起步。
“刚开业时很轰动,因为早期在Ashfield的上海饭店只有很基本的生煎包、小笼包,当时的天同已经开始有样式的菜单和不同菜系了。”,Jennifer对自己餐饮界的第一炮颇有成就感。
(第一家上海天同在Ashfield开业)
可就在生意红火时,也遭来了他人的眼红。
一日正午,同一条街上的竞争对手集结家里亲戚,进店威胁,要求统一价格和出品。随后,时任丈夫在餐厅附近受到对手从身后突袭,躺倒在地并送进了医院。
对方随后因精神理由,被豁免了警方的起诉,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Jennifer回忆起当晚的情形仍历历在目,“当时的‘大圈帮’(黑社会)还找到我,问要不要报复,我说不需要。”
她说,做生意和做人一样,得要正直。
04
经历婚姻背叛与抑郁症,“直面逆境就会好起来”
在2000年初,上海天同的名字显然没在竞争对手的打击下销声匿迹,反而大胆在华人社区开分店。
“对于一个做过服装生意的人来讲,是有一种冲动的。一个店不过瘾!”,Jennifer说道。
天同声名鹊起的同时,网上有关第二任丈夫的绯闻也传得满天飞。
“那时候压力特别大,但为了生意我只能缄默。”,Jennifer说着停顿了许久。
即便在一起经历了人生的种种高潮与低落,两人的婚姻也没能经受住第三者的入侵,Jennifer因此一度陷入了抑郁症难以自拔。
她回忆道,“那段日子对我来说,天是灰的,阳光是昏黄的,也不在乎家人,感觉整个世界都没有了动力。”
“每天开张的时候,脸色差到连员工都能看出来。”
“当时店里一位老员工站在我床边对我说,老板娘你必须站起来。”
在亲人与员工的鼓励下,Jennifer决定迈出艰难的一步,走出这段婚姻。在按契约与第二任丈夫分家后,Jennifer独自挑起天同的大梁。
“我出声了之后,谣言竟也消停了。其实当你坦然面对逆境,事情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一定要拉住自己,不然就要病倒。”,Jennifer眼神里,闪烁着伤痕、毅力与顽强。
天同的生意再次回到了正轨,靠着生活所磨练出的韧劲与坚持,Jennifer的餐厅不仅受到华人的光顾,也在西人市场也十分受欢迎,时不时还会有澳洲政客还登门拜访,品味中餐。
她说,自己最大的成就感是终于明白了“餐饮的概念和做食物的运程”。
(现澳洲外长Marise Payne在天同吃小笼包 供图)
Jennifer说,餐饮生意与任何生意一样都会遇到种种危机。
随着中餐馆在澳洲的繁荣,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问题也格外受到公众与媒体的关注。
在2016年,数家悉尼的中餐馆因卫生状况被新州食品安全局(NSW Food Authority)开罚单上了澳媒,天同名列其中。
“危机处理很要紧,要冷静面对,分析Council对餐馆的卫生要求,比如冷冻温度、碗筷不能缺口、洗手盘里不能放食品等,总之要学会遵守。”,Jennifer说道。
早在2014年,有网友曝光一组照片可看在一家天同的厨房烹饪器具上有老鼠出现。虽然天同出面澄清并质疑照片的真实性,却引发网友指责。
“我们认为这是P图上去的。但食品卫生是根需要实时绷紧的弦,需要渗透道餐饮血液里的。”,Jennifer表示。
“我从来不会说不让人家曝光,我常常发朋友圈透明检查卫生过程,我也希望公众来监督。”
“实际上,餐饮卫生并没有那么简单,需要流程和时间来安排。目前天同设有卫生巡查小组,有自己的SOP守则来检查卫生。”
Jennifer说,人性总有失误的时候,但最关键的是真实面对,立即对顾客的意见做出反应,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今的Jennifer已洗尽铅华,儿女也已经长大。在忙碌工作的同时,她也尽量抽身陪伴子女。
“以前工作太忙碌,错失了与孩子陪伴的时光,我现在尽量补偿他们。”,Jennifer话语中带着一丝悔意。
其实,Jennifer的故事,也是千万个华人移民的故事。带着对美好的追求,独自在海外打拼,经历过无数的挫折与泪水,却也磨砺出坚韧的品性。
“我不是在这里受的教育,但我勤勤恳恳工作了30年,我离过两次婚,带大两个孩子,经历了这一切,我仍然在坚持,我想这就是移民精神。”,Jennifer说道。
越受挫亦坚持,与所有在澳打拼的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