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留学生没PR被开除!毕业生找工难抑郁症频发!中国人屡遭“天花板”!专家呼吁关注心理健康(组图)
【今日澳洲6月20日电】(记者 昆西)2年毕业签,雇主担保,成功拿PR——这是中国留学生Gloria一早为自己设计好的留学路。
然而,距离毕业已经过去6个多月,她仍在苦找工作。
在悉尼CBD一家大型商场内,她做着一份服装销售的兼职工作。周薪虽能维持基本生活,但这完全不是她当初来澳想要的结果。
01
留学生因找工难患抑郁症:“我想得太天真”
18岁那年,南方女生Gloria来澳读商科,学习成绩一直算中上水平。
去年底,她从UNSW本科毕业后,本以为拿着名牌大学的毕业文凭总算可以在职场大展拳脚,却没想到刚毕业就失业。
“对于一个刚毕业的留学生来说,找工作比登天还难。”,Gloria向记者回忆起应聘的经历。
“现简历投过不下100家了,有参加过一些面试,还有到过最后一轮,不知怎么最后总是被刷下来。”
(图片来源:ABC)
毕业后,为了不再让爸妈抚养,持有485毕业签的Gloria一边找全职工作,一边在零售业兼职。
“我身边认识很多中国留学生都是因为招不到工作,就在商场做售货员。期待着哪天机会能出现,赶快脱离这潭死水。”,Gloria说道。
但是,在求职上屡试屡败的她似乎看不到盼头,便很快陷入了抑郁。
“越尝试(申请)就越受伤,每次当你觉得重燃希望时,就很快被残酷的现实熄灭。”
“我现在越来越厌烦销售的这份工作,因为这不是我想做的,但我又离不开它,我厌恶我自己。”,说着她眼眶有些湿润。
“原本以为毕了业,拿着工签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是我想得太天真了。”
Gloria说,她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女性,但是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令她消极。近期,她开始变得不愿社交,申请工作的积极度也大减。
在男友的建议下,她特地看了心理医生,并查出有轻度的抑郁症。Gloria告诉记者,她注意到抑郁症的情况也发生在周遭不少毕业生身上。
02
因没有PR被开除,“无法摆脱阴霾”
毕业生小张告诉记者,他因为工作的原因已经抑郁了快半年。
去年下半年,小张好不容易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全职工作。但是,当工作不到3个月之后,被老板开除了,理由是因为他不是PR或者公民。
学人文社科专业的小张,毕业后一直在专业领域做各种实习,最后拿到了一家知名企业的offer。
“我真的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对这家公司相当的信任,可以说崇拜,但是最后都招进去工作几个月了,告诉我得走人。”,小张说着直摆头。
由于不想与公司闹僵,小张并没有向Fair Work进行任何咨询或者投诉,但他说,此次经历却为他得精神上带来极大创伤。
“我现在常常做梦都梦到这事儿,很容易就陷入抑郁状态。”
“精神状况特别糟糕,心理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小张告诉记者。
03
1/4澳大学生有心理疾病,“失业影响心理健康”
Dr Grant Blashki是公益组织Beyond Blue的首席临床顾问,他告诉今日澳洲App,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普遍。
“据Orygen(研究机构)的调研《Under The Radar》,全澳大概有140万大学生,至少1/4的人经历着某种心理疾病。”
“但是许多学生不愿承认或不愿接受心理帮助,因为他们担忧会染上恶名。也许是大学老师不能充分理解,或者担忧会影响他们应聘。”
“在《The New Work Reality》报告中,长期的失业或者就业不足对年轻人的自信心和心理健康有着严重影响。在18-24周岁正在寻找工作的年轻人中,28%的人称有焦虑症,40%称受到压力影响。”
(图片来源:ABC)
Dr Blashki也是墨尔本大学的副教授,曾多次前往中国进行学术交流。他说,除了远离家庭和学习压力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外,许多中国学生并不了解澳洲的医疗体系。
“澳洲比较注重基础医疗(Primary care),而中国更注重医院级医疗。因此,留学生不清楚如何才能寻求心理帮助,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同。”
Dr Blashki指出,有一些列的因素导致毕业生陷入抑郁。
“通常他们面临学习表现得多重压力,他们担忧什么职务能够取得。还有很多学生面临经济压力,他们半工半读,为了交房租和买课本。”
“对于国际学生而言会面临更多问题,语言得障碍、远离家庭、对澳洲医疗体系不了解。值得注意得是,许多国际学生缺乏本地亲人朋友的支持。”
(图片来源:Coroners Court of Victoria)
今年一月,维州死因裁判法庭(Coroners Court of Victoria)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09年至2015年之间,共有27名国际学生在维州留学期间自杀。
其中有7名是中国留学生(包括香港地区),中国属于最频发国家。
维多利亚州心理健康部门发出警告,称在澳的国际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呼吁职能部门进一步改进措施,确保留学生能更好地获得心理健康服务。
(24岁中国留学生刘志凯(Zhikai Liu,音译)悲剧)
Dr Blashki告诉记者,如果抑郁症突发,首先考虑去GP获得咨询,或者在大学里接受免费的咨询。另外,还有一些免费的在线心理辅导,例如Mind Spot、Mind Compass等。
“如果你出现自杀倾向,需要及时获取帮助,千万不要渗进在情绪里。及时联系校园咨询师或者拨打Lifeline免费热线13 11 14,或者联系GP。”
04
毕业生就业率大跌,中国学生屡遭“天花板”
在采访中,多位专家和学者向记者指出,目前对于在澳国际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和数据少之又少,但都指出了背后的共同原因与长期失业与就业不足有关。
去年,澳洲联邦政府通过调研12万毕业生就业情况后,出台了一份调查报告《The Graduate Outcomes Survey 2018》,澳洲毕业生全职就业率在过去十年内下滑12.3%。
报告发现,2018年毕业后4个月内找到全职工作的人数仅为72.9%,而十年前这个数字为85.2%。
(全职就业率大跌新闻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据澳洲国际教育协会(IEAA)独家提供给今日澳洲App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际毕业生在与专业相关领域的全职就业率为37%;而在专业或非专业领域全职就业率为52%,远低于全国水平(72.9%)。
该数据基于一份有关国际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最新报告,采样调查了来自全澳32所大学的801位持有485签证的毕业生。完整报告内容将于近期公布。
就在本地学生挣扎着找工作的时候,国际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困境和职场“天花板”。
身份问题
毕业生Gloria告诉记者,由于身份问题,国际学生机会甚少,抢不过本地学生。
“很多对口的工作申请,什么入门级的Graduate Programs都是要求有PR或者公民,这就去掉了一大半的工作机会,其他非入门级的工作又需要工作经验。”
记者过目了毕业生小张的合同终止邮件,里边写着“由于该职位仅提供给澳洲PR、公民或者新西兰公民,因此该员工不符合录取条件”。
小张却说,自己入职前提供了所有得签证信息,“这绝对是不公平,是歧视”。
对此,澳洲国际教育协会首席执行官Phil Honeywood告诉今日澳洲App,雇主与雇员之间存在交流上的挑战。
“其实许多澳洲雇主在招聘的时候,对不同种类的签证情况不太懂。”
“他们(雇主)担心如果雇佣了国际毕业生,毕业生的签证可能出问题,他们担忧花了大量时间培训后,签证持有者就回国了。”,Honeywood先生说道。
专业问题
除了身份问题,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职场中的待遇也不同。
据《The Graduate Outcomes Survey 2018》报告显示,学习艺术(Creative Arts)的学生近一半(47.8%)的毕业生找不到全职工作。
另外,旅游、酒店服务、体育专业方面,超四成(40.6%)的毕业生找不到全职工作。
毕业生小芮告诉今日澳洲App,她本科是学习服装设计的,毕业后面临严重失业。她说,身边的同学一大半都找不到工作。
“当时,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所以我去一家college读了会计和MBA,为求能找份好工作。”
如今的小芮已拿到了PR,却也没能在专业相关领域工作。
歧视问题
此前,一份澳洲国立大学研究显示,姓名与招聘成功率相关。
2011年开始,澳国立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人员们陆续发送出了4000份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完全一样的简历。这些简历唯一的区别就是申请人的姓名。
研究人员们将这些内容完全相同,只有名字不一样的简历投递出去,应征服务员、数据录入员、客服和销售等岗位。
悉尼的雇主普遍比墨尔本和布里斯班的雇主更有地域歧视倾向。墨尔本雇主更倾向录用拥有意大利裔名字的雇员。
项目的研究人员Andrew Leigh博士表示,在澳洲,歧视不同种族的劳动力的问题仍然很常见。
05
“留学生犯了3个错”,专家呼吁政府资助心理研究
作为澳洲第三大出口产业的高等教育,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留学生来此求学。
澳洲高等教育行业代表Universities Australia今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的国际学生去年在旅游,食品,旅游和住房方面投入了350亿澳元 - 支持全国超过240,000个当地工作岗位和无数小型和家庭企业。”
国际学生往往抱着对名校与西方优质教育的追求出国,毕业后却发现在东道国的处境艰难。
这与澳洲高校在全球傲人的排名形成对比,甚至有人开始质疑高校文凭的含金量。
据英国媒体6月2日报道,因为感觉获得的大学文凭太水,一名来自中国香港的女留学生在伦敦怒将母校告上法庭。
本月,该学生和学校达成了庭外和解,获得了61000英镑(约合人民币53.2万元)的赔偿。
中国香港女留学生黄博(音译)
在澳洲《The Graduate Outcomes Survey 2018》报告中,仅有一半(57%)的本科毕业生表示,他们的文凭对目前的全职工作有帮助。
澳洲国际教育协会CEO告诉记者,与本地学生相比,国际毕业生找工作的确面临更多的阻碍。
“每个留学东道国都存在这样的情况,例如加拿大、新西兰、英国。”
“本地学生已经很难了更别提中国学生。其实,关系网也很重要。很多本地人找工作通过人脉或推荐,这点澳洲和任何国家都一样。”,Honeywood先生说道。
但他也指出,阻碍不仅仅是来自东道国、本地雇主,同时也来自国际学生本身,这是一个共同的责任。
Honeywood先生告诉记者,其实“留学生犯了3个错”。
第一个错:只与来自同样国家的人住宿与社交,因此缺乏文化间沟通能力(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而这样的到了后来是会吃亏的。在面试的时候,澳洲雇主发现及时在这个国际生活了四五年英文口语能力达不到要求,或者发现他们不了解澳洲文化。”
“由于生活在这种单一文化的圈子里,总是在微信上,而不是努力融入本地社区,也不了解澳洲的工作环境。”
第二个错:通过身边的朋友寻找兼职,或者为华人雇主工作,让情况更糟。
“如果他们不在澳洲的公司工作,也会陷入单一文化困境。而通常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存在剥削情况。”
第三个错:他们寻求移民教育中介的意见多余自我审视。
“由于来自同一国家,许多案例证明通常他们会被移民中介收取更多的费用,甚至推荐一些根本合适他们的课程。”
“中国学生跟我抱怨,他们学会计是因为中介推荐的,只能这样才可以移民。但你跟学生们聊的时候,你发现他们可能对数学、数据分析擅长,所以其实(会计)并不适合他们。
“由于不良的建议导致学生最后要承担后果,而中介如果不这样做就失去了commission。”
(图片来源:路透社)
如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已经成为了全球话题。不仅是国际学生,本地学生同样如此,他们承受着各式各样的压力。
Honeywood先生同时也是新州教育部成立的Study NSW项目的主席,他表示,由于缺少政府的资助,对国际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甚少。
“我们和本地的法律中心有密切合作,例如Redfern Legal Centre,他会告诉我们国际学生感到压力大或者抑郁,但目前没有这块的数据。”
“在澳洲,有很多公益组织如Headspace,Beyond Blue曾在政府的资助下做了许多益事。但由于先长期缺乏政府基金补助,很少有机会让研究人员去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了。”
目前,小张在一家华人公司找到了一份全职工作。毕业生Gloria仍在零售业兼职,期待着某一天机会能出现。
(因受访者要求本文对真实姓名做出了修改)
如果您在澳洲的生活感到孤独,或者学业上遇到语言障碍,请积极咨询就近的心理服务中心,或者拨打Lifeline免费热线13 11 14,寻求中文服务。
您对留学生毕业招工难怎么看?你有曾遇到“天花板”吗?欢迎与今日澳洲App分享您的经历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