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2日 25.8°C-27.8°C
澳元 : 人民币=4.73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疫情、通胀、楼市泡沫,谁是经济弱之祸?(图)

2022-03-22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人们将寻求与病毒共存模式下的适应性生产和生活模式;疫情反扑不会恶化经济形势,只是会延长当前经济运行偏紧境况。

疫情、通胀、楼市泡沫,谁是经济弱之祸?(图) - 1

2022年似乎开局不顺,经历“多事之春”已成事实:俄乌争端演变成热战,欧美通胀高上加高,中国疫情意外回升等。无论是全球经济还是中国经济,市场预期均出现了向下修正,悲观情绪上升。人们将寻求与病毒共存模式下的适应性生产和生活模式,经济也将在新模式下恢复动力。中国当前的疫情反扑,不会恶化经济形势,只是延长了当前经济运行偏紧的境况长度。

1.与疫情共存,对经济影响几何?

2021年末预期2022年发展环境时,市场普遍憧憬今年将是后疫情时代成真年代。伴随疫苗的普及和药物研制进展,以及西方对疫情管控越来越放松的事实,彼时社会对2022年将步入后疫情时代充满了希望;市场对后疫情时代经济运行前景的预期虽然有分歧,但对疫情影响淡化的环境预期比较一致。疫情对经济的现有影响,市场比较一致公认的有:由于中外防控形势差异,带来了中国外贸发展延续2年多的“高光时刻”;由于疫情对物流和生产的影响,导致了各国普遍的高通胀、某些产业关键环节的阻梗(如汽车缺“芯”),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等。如果后疫情时代真的到来,那么生活正常化将带来普遍的经济回升。由此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格局必将发生改变,国际金融态势也将随之变化,至少中国的外贸高需求态势要受到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将回落。

然而2002年2月后香港、中国大陆、韩国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疫情回升的猛烈程度,大大超出了原先社会各界的预期。不论是何种具体因素导致疫情反扑,都说明了疫情防控不得放松这一事实。后疫情时代变成了与疫情共存。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病毒比人类更早来到这个星球上,人作为最高等的生物,或许并不比作为最低等生物的病毒更聪明,至少在生存斗争方面,优势在何方很难说。既然要与疫情长期共存,也消灭不了病毒,那么就只有改变人类自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必须做出变革,疫情发生以来以暂时“节制”等待战胜病毒,然后恢复原先生活的想法,将让位于新行为模式。当人们认识到这种转变时,现有生产和生活中的等待模式就会结束,人们将会在现有模式上寻求更积极的适应模式,社会管理也就将不仅是与病毒赛跑,还要与病毒共舞——人们将寻求与病毒共存模式下的适应性生产和生活模式。新生活方式和新经济机构将会逐渐演变成形,经济也将在新模式下恢复动力。

经历了2年多疫情抑制的经济,在应对疫情冲击方面实际上已越来越具有弹性。疫情初起之时,工业企业普遍遵循零库存的即时生产模式,谁能将这种模式演绎到极致,谁的效率就最高,这在和平时期是如此,信息进步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这种模式在疫情初期受到了循环阻断的重大创伤,但在企业意识到“储备”的重要性后,2021年后疫情再发生时对经济的冲击就已大幅弱化。当人们的认识发生转变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就更不再增加了。笔者预期,中国当前的疫情反扑,不会恶化经济形势,只是延长了当前经济运行偏紧的境况长度。

2.通胀,期望而来何不待见?

通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其实也是不断变化、不一而是的。显然一个较低的、适量通胀,是有助于经济发展的。西方国家货币政策虽然号称维护物价稳定,实践中实际上是不遗余力地要打起通胀,如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日本、2008年危机后的美国等。然后当2021年通胀真的来临时,各国态度又都发生了改变。

美欧等西方国家这一轮的通胀(具体数字这里不赘述),早在2021年下半年就开始出现。与市场对通胀持续的担忧不同,西方政府普遍认为当时的高通胀不可持续,即认为仅是一个因临时性因素冲击而导致的统计现象,如德国认为2020年有3%企业所得税临时免除政策干扰,美国则认为物价上升主要是疫情期间物流不畅的结果。在经济低迷时期,通胀通常是不可持续的,尽管有色等金属大宗商品价格高涨,但作为商品之“王”石油的价格彼时仍处正常水平,布伦特原油期货在2021年末还在80美元下方。2022年的俄乌冲入对商品市场的冲击是巨大的,市场基本上打消了价格会迅速回落的预期,能源价格上台阶的主流预期已然形成,分歧仅在于台阶高度。由于此轮价格上涨主要发生在上游领域,且原因基本上为供给冲击,而非需求主导,因此市场“滞胀”忧虑也自然产生。

在债务可持续成为宏观政策制掣的环境下,通胀必然是政策体系偏好,但此轮通胀不是需求引起的,这必然会引起经济的进一步下滑。社会反通胀的呼声日高,市场反通胀的预期也日趋强烈,例如对美联储加息的最新市场预期甚至上升到了7次,认为联邦基金隔夜利率会提高到3.0上方的也不在少数。通胀引发政策收缩,进而不利经济增长。

然而,对美欧经济来说,通胀非由货币引起,货币收缩对通胀的反制作用实际上有限。欧美是消费型经济体,其资本市场各类资产价格波动,对各自国内的消费有很大影响,尤其是美国股市对消费的影响,非常明显,不少学术性的宏观数理统计实证研究表明,美国股市的财富效应显著。显然加息会对美国股市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对美国经济产生直接抑制作用,从而使美国现已绷紧的社会关系,因贫富差距扩大而进一步紧张,增加社会动荡发生风险。

签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和社会境况,笔者预言,即使面临通胀压力,加息等货币收紧政策出台也会比较谨慎,2022年美国的加息或低于市场预期较多,因而市场或许高估了通胀对经济的冲击。

3.楼市泡沫继续拖拽中国经济增长

从长期视角观察,全球经济实际上至今仍未走出2008年危机的影响。2008年危机标志着债务经济增长模式的破灭,但各国采用的对策是维持这个模式,而不是市场经济自然调整该有的“出清”。危机后西方为延长债务经济模式,反而对有利经济增长的全球化进程做出了阻碍;疫情后全球民族主义、孤立主义客观上进一步抬头,更是对全球化、一体化产生了阻碍。

但就短期来看,当前疫情上升对2022年中国经济的影响,显然不会恶化。全球范围内疫情的回升,反而更加推进了全球制造向中国集中的倾向。中国通胀形势和西方不同,近期地缘政治冲击的主要是能源价格,而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超7成,且价格自2021年发改委加强了指导后下行趋势已成,因此中国PPI下降进程虽会受俄乌冲入影响,但方向和趋势不变,因而货币政策和西方逆向而行的趋势,也不会改变。

虽然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达八成(2021年Q4当季),但无论经济需求结构如何,投资都是第一增长动力;投资增、经济升,古今中外莫不如是。从全年经济需求比重角度,2021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65.4%,消除了基数效应的消费增长率(二年几何平均数)为4%,约为疫情前(2019年)增速的一半,在当前疫情再起的情况下,消费要维持目前增速殊为不易。

然而中国消费的低迷局面,却并不因疫情而起,疫情只是改变了消费结构,消费下降却是趋势性的。2011年始,中国消费增速就进入了下降通道;结合中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变化,笔者认为,正是楼市泡沫造成了中国消费增速的下滑,并在随后的3年即2014年后,很快将中国经济带入了“底部徘徊”状态。从经济逻辑上分析,高房价后程楼市的投资带动作用已抵消不了消费的抑制作用,且产生因高房价而来的高杠杆风险。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的企业家精神因此受损,社会从事实业氛围受到严重伤害。正是社会从事实业氛围受到伤害,才导致了中国经济投资的持续低迷状态。高杠杆带来的债务风险和融资约束,在疫情前就已开始反噬投资增长,但实业投资的持续低迷,才是对经济基础性内在活力不足的主因。

楼泡不破,经济不兴;海内外经济发展经验和中国经济增长实景,均指向于此。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進子里的进子
進子里的进子 2022-03-22 回复
就一个猪肉跌了,其他民生用品哪一个没涨20%以上? 当日精英们每晚都是酒局,感觉不到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